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

關於活在社交網絡的我們



最近和朋友聊起社交網絡上公開帳戶和私人帳戶的問題,

發現在社交網路沉淪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忘掉自己原本的模樣,尤其出現了「讚好」的功能後。朋友說她已經很清楚發放什麼照片才會有最多like,發放什麼照片會一個like也沒有,當like的性質由支持變成人氣,你便彷彿逐漸地在成
為別人指標裡的「你」,做別人喜歡看的事。當然,我說的也不是全部人。

在所有事都沒有私穩的網絡世界生存太久,就會有一種隱私心出祟,於是我開了私人的帳戶(我不是當自己明星,只是想找個空間可以由得我柒)我在私人帳戶可以說是十分煩人,生活上所有無聊事都會分享(最近最無聊的事是分享生理期遲遲未到突然來臨的喜悅),發放的照片沒有經過修飾,終日分享自己自彈自唱的歌和自己的少女情懷,也真的只有我的好友才受得了我。慢慢發現,我喜歡這個私人帳戶比公開的帳戶更多,因為所發放的都是我真心想柒的事,而我亦清楚知道這十多個好友一定會看得到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